穿山公園位于
桂林城南郊, 以穿山為軸心, 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是
桂林市山水旖旎的公園之一。穿山隔著漓江與象鼻山相望, 與江西岸的龜山, 形如兩只相斗的公雞, 合稱斗雞山。穿山前有塔山,山頂有明代壽佛塔。小東江在兩山之間蜿蜒流過, 山倒影江中, 景色尤佳。穿山有月巖、穿巖。月巖位于山腰, 洞穿山壁, 高廣空明, 宛如月宮仙境,站在洞中南北遠(yuǎn)眺, 但見漓水蜿蜒, 風(fēng)光無限。穿巖位于山底, 長500余米, 洞內(nèi)除石鐘乳外, 尚有罕見的透明結(jié)晶體——石枝、鵝管等,為巖溶地貌奇景。穿巖是桂林近年開放的第三個(gè)大型溶洞。
穿山在市區(qū)東南、七星區(qū)西南的小東江東岸, 距市中心3.5公里, 海拔224米, 相對高度94米, 面積25.25公頃。穿山5峰逶迤, 狀若雄雞, 西東為首尾,南北為兩翼, 中峰為背, 西峰上的月巖, 恰是雞的眼睛, 與隔江的龜山, 猶兩雞相斗, 栩栩如生, 合稱“斗雞山”。明孔鏞有“巧石如雞欲斗時(shí),昂冠相距水東西。紅羅纏頸何曾見, 老殺青山不敢啼”之句。又5峰聳立, 形如筆架, 亦有“
筆架山”之謂。西峰上有洞, 分上下兩層, 下層南北貫通, 高9米,寬13.3米, 長31米, 如當(dāng)空皓月, 宋稱月巖, 或題為“空明”, 故又有空明山之名。明俞安期詩云: “穿石映圓輝, 明明月輪上, 樹影掛橫斜,還如桂枝長。” 月巖 在穿
山西峰山腰。月巖空明近圓, 南北通透, 遙望恰似一輪明月高掛。洞高9米, 長31米, 寬13.3米, 面積412平方米,底部高出小東江39米。宋
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胡 于嘉定十五年(1222)刻“月巖”2字于南口東壁。北口東壁有“空明山”3字,所以月巖也叫“空明洞”。洞中有懸石及宋明石刻多件。月巖之上還有一巖, 口北向, 高6米, 長16米, 寬8米, 面積128平方米, 兩巖重疊,中隔厚約2米的巖層, 北口東側(cè)及南口西側(cè)均架有鐵梯相通連。月巖寬闊明亮, 空明之名十分貼切。巖底巖頂特平, 宜歌宜舞, 到這里賞景娛東的人絡(luò)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