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大石圍天坑群位于樂業(yè)縣同樂鎮(zhèn)刷把村百巖腳屯,形成于大約6500萬年以前,大石圍天坑垂直深度約為613米,東西長為600米,南北寬為420米,其容積約0.8億立方米,有世界“天坑博物館”之美稱。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積僅次于小寨天坑,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地質(zhì)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wěn)教經(jīng)過全方位考察論證后稱樂業(yè)縣大石圍天坑為“天坑博物館”、“世界巖溶勝地”。
在大石圍周邊村屯又有獨特奇絕的白洞、神木、蘇家坑、鄧家坨、甲蒙、燕子、蓋帽、黃猄、風巖、大坨、穿洞等幾十個天坑,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天坑群”。在這兒,游客可領(lǐng)略到世界“天坑博物館”和“國際巖溶與洞穴探險科考基地”的雄渾和壯觀,以及感受到“國家地質(zhì)遺址”和“世界自然遺產(chǎn)”的獨特魅力,是度假、旅游、休閑、探險、獵奇的最佳選擇。
大石圍底部有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積約9.6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地下原始森林樹木粗壯、高聳,有好多酸棗樹要三人合抱才行。天坑底部青苔遍布,灌木從生,發(fā)現(xiàn)有比世界上與恐龍時代同期生長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還古老的短腸蕨類植物,稀有綠色蘭花,還有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面積500多平方米的帶刺方竹等。在科考中還發(fā)現(xiàn)許多稀有動物,象盲魚、白色毛頭鷹、透明蝦、中華溪蟹、幽靈蜘蛛等,其中中華溪蟹、幽靈蜘蛛被確認為新物種。最神秘的是在大石圍天坑底部發(fā)現(xiàn)有兩條巨莽爬行過的痕跡,寬約40厘米,按此推算,這兩條蟒蛇之大,可想而知了。
門票價格:90元/人
開放時間:8:00-17:30
最佳旅游時間:百色氣候?qū)賮啛釒Ъ撅L氣候,光熱充沛,雨熱同季,夏長冬短。
百色年平均氣溫19.0℃ 至22.1℃,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草經(jīng)冬而不枯,花非春而怒放,去大石圍的最佳時間是夏季。[3]